为什么?因为孙氏政权和刘备在益州建立的蜀汉政权一样,也是一个外来政权。
有些人说这个恐怕不对吧,刘备他是涿州人,就是我们现在河北的涿州人,然后南下到了刘表这里,然后又从荆州带着兵到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它当然是一个外来政权;孙坚、孙策、孙权可是吴人啊,他是吴郡富春人,吴人在吴建立的政权怎么是外来政权呢?三个原因。
第一,孙氏家族在江东不是世家大族,是寒族。
《三国志》就说孙坚是“孤微发迹”,就是家境是很贫寒的。
但有一个说法说什么孙家世代仕吴,这个说法是不打靠得住的,因为后人给这个开国君主作传的时候他总归要,是吧,粉饰一下,说得好听一点。
实际上江东士族是看不起他们孙家的。
第二点呢,孙坚发迹也不在江东。
孙坚是袁术的部下,孙坚是在江西。
这个地方还是要交待一下,再交待一遍,三国时代的江东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江南,三国时代的江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江北,包括江苏北部还有安徽一些地方,那个叫江西,不是我们现在的江西省那个江西。
他不是在江东发迹的,他招募的将士称之为淮泗精兵,就是淮河和泗水那一带招募的一些精兵,这是孙坚的班底。
然后孙策继承了孙坚,把这支队伍拿到手上,从袁术手上讨过来,杀回江东,才建立孙氏政权。
而袁术是什么人呢?袁术是个称皇帝的,因此在江东的士族、士大夫眼里这是乱臣贼子;孙坚是乱臣贼子的部下。
那么孙策就是叫做乱臣余孽。
这样三个原因,当孙策带着孙坚的旧部回到江东的时候,江东的父老乡亲、江东的世家大族一致认为,孙策这不是回家,这是入侵。
不把他看作自己人啊,没有什么江东父老夹道欢迎这种事,反而是一种抵抗的态度。
抵抗的结果是什么样呢?抵抗的结果是孙策大开杀戒,尽诛英豪。
其实我们回顾一下当年我讲“江东基业”的时候我就讲到孙策嗜杀,因为当时还讲不到这一步,只是说他爱杀人,实际上他有他不得已的原因,就是江东士族不欢迎他们。
所以他是靠武力、靠暴力、靠杀戮,建立起来的一个不怎么得人心的政权,这叫做“业非积德之基”。
对于这一点,孙策自己本人其实是心里有数的。
我们看他临终的时候做的两件事情。
第一个是在他的弟弟当中条一个接班人,大家都认为是要挑一个像他的,结果他挑了一个不像他的孙权。
而且跟孙权说得很清楚,说这个南征北战、驰骋疆场弟弟,你不如哥哥我;如果说是要得人心、保江东,这个哥哥不如你。
就是孙策也知道不能这样杀下去了。
第二就是孙策托孤于张昭,而且跟张昭说了这样的话:“若仲谋不任事者,君便自取之。
”就是我这个弟弟老二他如果抵挡不住的话,就请先生取而代之。
后面还有一句话非常重要,怎么说的呢?这样的话,即便不能成功,“正复不克捷,缓步西归”,缓步西归也没有什么关系。
很重要的这样四个字:缓步西归。
什么意思?就是说如果孙权在江东立足不了,请张昭先生带领我这个部队回江西去,咱不在江东待了。
“缓步西归”那个“归”字是非常重要的,回江西去啊,也就是自己也不认为是江东的,江西才是根据地。
所以是势孤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