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薛宝钗的性格特点
1.世故圆滑
“事不关己不开口,一问摇头三不知”
,这一处世哲学在薛宝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在贾府这个错综复杂的大家庭中,人际关系犹如一张庞大而细密的网,稍有不慎便会陷入纷争。
薛宝钗深谙此道,她以一种看似置身事外的姿态,巧妙地游走于其中。
在处理人际关系时,薛宝钗总是谨言慎行。
当面对一些可能引发矛盾或争议的事情时,她往往选择保持沉默,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例如,在贾府的一些内部事务讨论中,她不会像王熙凤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,而是静静地倾听,观察各方的态度和反应,然后再做出恰当的回应。
这种做法既避免了因说错话而得罪人,又能让她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见解,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。
薛宝钗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,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。
在长辈面前,她表现得恭敬孝顺、端庄稳重,处处遵循封建礼教的规范。
贾母问她爱听何戏、爱吃何物时,她深知贾母年事已高,喜好热闹戏文和甜烂之食,便投其所好地回答,让贾母十分欢喜。
在与同辈姐妹相处时,她又展现出温柔善良、善解人意的一面,关心她们的生活和情感,赢得了姐妹们的信任和喜爱。
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形象,薛宝钗常常运用世故圆滑的手段。
滴翠亭事件中,她偶然听到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,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,她故意放重脚步,笑着叫道:“颦儿,看你往那里藏!”
巧妙地将祸水引向了林黛玉。
这一行为虽然被一些读者诟病为冷酷阴险,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也是她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无奈之举。
在处理金钏儿投井事件时,她劝慰王夫人的一番话,也充分体现了她的世故圆滑。
她深知王夫人的处境和心理,没有指责王夫人的过错,而是以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,为她开脱责任,让王夫人感到安慰。
同时,她也通过这种方式,维护了自己在王夫人心中的良好形象,为自己在贾府的立足和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薛宝钗的世故圆滑是她在贾府复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手段。
虽然这种处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她失去了一些真诚和坦率,但也让她能够在这个充满勾心斗角的大家庭中如鱼得水,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。
2.温柔敦厚
在《红楼梦》的众多人物中,薛宝钗的温柔敦厚犹如一股清泉,滋润着周围人的心田。
她在与他人交往时,始终展现出温柔、善良、宽容的品质,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和尊重。
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,由亲戚抚养长大,生活颇为艰辛。
两位婶婶对她严苛,让她每日承担大量针线活,疲惫不堪。
薛宝钗深知湘云的难处,主动提议常接她到自己身边,给予她温暖和关怀。
为了让湘云能风风光光地摆一场螃蟹宴,她从自家带来螃蟹等食材,精心筹备。
这份无私的付出,让湘云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,她由衷地感叹:“我天天在家里想着,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,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,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,就是没了父母,也是没妨碍的。”
邢岫烟家境贫寒,寄住在贾府。
在经济上时常捉襟见肘,甚至当掉衣服以解燃眉之急。
薛宝钗得知后,不仅让人悄悄赎回衣服,还在生活上给予她诸多帮助和指导。
她教导邢岫烟要保持读书人的骨气,不要因贫困而自卑。
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,让邢岫烟对她感激不已。
薛宝钗的温柔敦厚,使她在贾府中拥有了极好的人缘。
下人们对她敬重有加,认为她随和亲切、善解人意。
就连对谁都苛刻的赵姨娘,也称赞她“大度得体”
。
(第4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